要不是孩子坐不住,他覺得早上兩個時辰,下午兩個時辰都可以。
既然一天四個時辰不行,可以分兩個班,一人教兩個時辰。
沒學生?讓村裡的女娃娃也來上課,識字的女娃娃能嫁的更好,也聰明機靈,免得被夫家坑了都不曉得反抗。
都是免費的,不樂意那就讓別人占這個便宜。
還有人想把外村的侄子送過來什麼的蕭逸年直接收回田地警告。
他是造福趙家村,又不是造福全世界。
村長知道之後越想越不對,覺得蕭逸年早就算著這一天,讓村裡的女娃娃也去學堂。
村長告訴媳婦這事兒,村長媳婦覺得他想多了,誰會惦記著女娃娃去學堂,又不是大戶人家,大戶人家學了字去給人當正室打理家業,她們這些村里出來的姑娘也就別算錯帳。
「人家宋舉人一個銅板不要教咱們村的孩子一個時辰,別人教卻要收銀子,多讓人教教不是應該的?你就是想太多。」
村長: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村長想破頭也不會想到最不可能的猜測卻是最正確的猜測。
蕭逸年之前沒提出來,一個教不過來,他耗費太多時間私塾那邊怎麼辦?別人也會覺得他連女娃娃都教,不稀罕。
晚上這麼幾年,讓別人來教就順理成章的多。
蕭逸年偶爾去學堂溜溜,看看教學看看成果,要是有好苗子的就給個建議,考舉人難,秀才還是相對容易一些的。
都說窮秀才,但地位已經不一樣了,能免稅能免勞役,不非拖著一個家考舉人其實已經實現了改換門庭。
當然他只是建議,願不願意供那是他們的事。
周大夫家的就送了過來,原先他們家就有把孩子送去讀書,只是送的是別的私塾,直到孩子回來,發現還不如學堂里蕭逸年教一個時辰的,讓孩子在學堂聽了一天的課,後來就送到蕭逸年的私塾了。
蕭逸年考舉人也沒放鬆了私塾這邊,別的不說在他指點下兩位同窗一個考了孫山,一個上了副榜,準備下次鄉試繼續考。
這或許還能歸功於他們的先生。
等到鄉試結束,蕭逸年給私塾的學生重新分班,分批考試,除了半月一次的休沐,其他時間都在私塾。
縣試之時全都去了,三十二個人,只有三個人掉隊,府試又上了二十二個,也就是說蕭逸年的私塾出了二十二個童生。
這才多久?這消息一出關豫縣直接炸鍋了,都想知道蕭逸年怎麼教的,府試就錄五十人,他私塾就占了一半。
有的人想趁別人沒反應過來把孩子塞進來,有的則是打探他的教學方式。
蕭逸年直接閉門謝客,他的舉人身份在,大多數人還是攔在了外面,少數的,他婉言謝絕了。
不過等到院試,二十二個人去參加,中了五個秀才回來那是徹底擋不住了。
蕭逸年也沒打算擋,只是設了門檻,過了就能進學,另外還要簽個契約,孩子在他這隨他教。
蕭逸年的私塾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出了五個秀才,這些條件根本擋不住他們的熱情,只要過了的沒有不同意簽契約的。
蕭逸年把這一批人丟給五個秀才教,裴淵沒回祖籍,自然不在其列。
裴淵也不在意,他更喜歡的是蕭逸年教的化學課,物理也很有意思。
每天追在蕭逸年屁股後面,其他學生見怪不怪,新來的學生則十分好奇。
等到他們學到物理和化學的時候,雖然覺得神奇,但……真的好難學啊,跟讀《論語》《春秋》完全是兩回事。
他們不解為什麼要學這些的時候,默默對裴淵升起了敬佩之心。
他們對早上跑步意見也挺大,不過都被鎮壓了。
當然過來人的師兄們跟他們解說了考院試的辛苦,鄉試比院試更加辛苦,像先生就因為身體原因考了四次,第四次站著出來直接中了解元。
有這個例子在,學生們倒是甘心了。
蕭逸年主打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,所以還有思想政治課、體育課、丹青課、勞動課。
思想政治課,民貴君輕,不為老百姓做主,不如回家種地等等。
體育課,騎馬射箭打拳。
丹青課,顧名思義了就是美術課,除了現有丹青,蕭逸年加入了工筆寫實人物畫,素描跨度有點大,以後再切。
勞動課下地,採收水果,種菜,只有吃過苦才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,他們現在能念書能獲得的果實又有多大。
蕭逸年的教學事業如火如荼,村長找到了他。
村長看著蕭逸年難以啟齒,但書墨是他弟弟唯一留下的血脈,他實在是做不到什麼都不管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50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