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過自那往後,她們便沒再見過面兒了。」芳竹說到此處,又不禁暗嘆一聲。
「還挺審慎。」
文蘅卻沒喪氣,只盯著頭頂花帳出神。過了好半晌,她才輕聲說:
「再過幾日便是中元節了,你借著侍奉燈燭的由頭,把那個叫巧菱的調進殿裡伺候。」
「暗地裡繼續盯緊些,日後興許用得上。」
文蘅瞥了芳竹一眼,將腕上的鎏金釧兒褪下來,賞她辦事得力。
芳竹見狀目露驚喜,連忙雙手接過,叩謝道:
「是,奴婢明白,多謝娘娘恩賞。」
文蘅擺擺手,渾身舒坦地攏起錦衾,心道這可真是瞌睡來了遇枕頭。她正愁怎麼繞開萬歲爺,轄制住那個御前姑姑,誰知法子竟自己尋上門了。
第16章 不是主子和奴才,而是男……
七月過半,暑熱消逝。衛真縣主即將入宮的消息,也隨著這場秋風,一同吹散進後宮裡。
心寬之人聽罷尚還從容,宮中進新妃與否,不過是枝頭漸凋的黃葉子,多一片、少一片都無關緊要。
但落在有些人耳中,那可真是比西風還蕭瑟。
皇后父親雖是國公爺,但族中子弟已撐不起門楣。若論起實權在握,還當屬貴妃母家。
而這位出身郡王府的衛真縣主,家世尊同皇后,權勢不遜貴妃,竟是兼美二者之所長,還多少跟皇帝沾親帶故。
如今名分尚未敲定,衛真縣主須在皇后位下先學規矩。眾人皆不由暗自嘀咕,等期滿半月後,她會不會一躍封嬪?
後來也不知是哪個愁客整日燒香,惹得老天爺煩透心腸,乾脆往京中潑下一番淒涼夜雨,澆滅了大小佛堂里的香火。
聽著牗外雨聲蕭蕭,尚盈盈與杏書躲在屋裡,對坐在炕幾邊繡花。榻下擺著只煤爐子,是剛從茶房裡搬來的。此刻火亮反照在頂棚上,銅壺裡咕嘟嘟地往外冒泡兒。
發覺水已燒開,杏書先一步鑽出被窩,回身替尚盈盈掖好被角:
「我去倒水,你坐著罷。」
杏書踩著繡花鞋下地,往搪瓷碗裡斟滿沸水,又掏出油紙包,兌了些赤沙糖進去。
墊著帕子將飴湯端回炕幾,杏書側身倚在榻邊,輕聲勸道:「要不你今晚先歇下?左右這繡活兒又不多,我自己做就是了。」
尚盈盈裹著素緞被子,此刻已摘了鬢上的絨花銀簪,隨意挽著一窩絲。尖尖臉兒上透著蒼白,更顯得單薄憔悴。
「多謝杏書姐姐。」
尚盈盈捧起搪瓷碗,吹了吹湯麵浮動的熱氣。淺啜幾口後,這才接著應道:
「只是我疼得睡不著覺,同姐姐說會兒話,興許還能好些。」
杏書暗嘆一聲,重新拿起燭台邊的繡花繃子,又不禁蹙眉詢問:「怎會這般難受?你從前當差時挨過凍?」
「從前本來好端端的,每回入月也只是隱隱腰酸,次日便跟沒事兒人似的。可自打去歲冬月起,便新添了這毛病。」尚盈盈蜷回被子裡,模模糊糊地說起往事。
杏書搓線的手一頓,反應過來後,更加覺得不值當:「你也是忒實誠,家裡還有娘親和小妹等著團聚呢,又何必對潘太嬪掏心掏肺的?當日你去太醫院的路上,幸虧沒被巡夜侍衛逮住,否則非得人頭落地不可。」
雖說玉芙命大沒死,但冒夜闖進冰天雪地里,還不是落下了病根?如今潘太嬪聽旨殉葬,到底沒保住性命,敢情全是白忙活。
興許是實在難以入眠,敞開話匣子才好打髮長夜,尚盈盈忽地笑了一聲:
「姐姐您也太高看我了,我哪有那麼忠心耿耿?我並不全是想救她,而是為了我自己。」
「當初潘太嬪久不得聖寵,便將主意打到身邊宮女頭上,想用我去討好先帝爺。」
瞥見杏書驚訝的神情,尚盈盈目光隨著思緒一同飄遠,攏著衾被緩緩道來:
「我當時滿心想著,倘若真踏進後宮這趟渾水裡,小命兒總歸是要交代的。不如抓住潘太嬪生病的機會,讓她覺得我當個奴才更有用,興許還有一線生機呢?」
「所幸潘太嬪尚存半分善念,」尚盈盈合起眼眸,徐徐道,「她感念我『一片忠心』,終究沒獻我出去邀寵。」
即便早知結果,杏書還是禁不住懸心,聽到此處,才自胸中呼出一口氣來,壓低嗓子說:
「虧得你機靈,又敢豁出去搏一把,不然這輩子可就真毀了。」
誰能料到,其後短短半年的工夫,先帝爺便因一場重病,溘然長逝。尚盈盈差點便如潘太嬪一樣,成了壓在皇陵下的孤魂野鬼。
話到此處,杏書便將針插回繡布里,對燈感慨:「這宮裡說白了,也就那幾位沾『皇』字兒的是正經主子,其餘的管你是什麼妃啊嬪啊,素日裡光鮮不光鮮?只要打定主意拿你去殉葬,還不都是一句吩咐的事兒。」
前朝後宮,一榮俱榮,一損俱損。倘若在儲君人選上站錯隊、押錯寶了,便是大羅金仙在世,那也難救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50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