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就是令貴妃的和靜和恪,和靜註定留京,和恪就懸了。
總不能整整七個公主,拋開兩個會撫蒙的宗室公主,這五個公主中有四個留京吧,聖祖爺即便有那麼多女兒,到頭來不去撫蒙的也只有兩個公主。
魏紫菀搖了搖頭,「妾身不知。」她也擔心和恪會去撫蒙。
去撫蒙能是件好事?固然撫蒙公主中會出現實打實掌握權力的公主,這類公主一般長命百歲,權力在握又怎會不舒心,但她為何要用自己女兒的性命搏所謂的權力。
比起撫蒙公主中出現實權公主,撫蒙公主更多的是早早夭亡,或是在那蒙古之地生孩子難產夭亡,雖說古代生孩子的技術不先進,可京城是帝王居所,要是這裡的生孩子技術不好,蒙古之地的技術稱得上一聲慘無人道了。
不然皇帝能將自己擔著撫蒙名義的嫡女留京,總歸是太過清楚,放心不下。
「哀家得想想辦法了。」裕貴太妃眉頭緊皺,讓她看著和恪撫蒙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說老太太偏心也好,分明是眼看著自己親孫女和婉撫蒙,而沒有流著自己血脈的和恪卻重視之極。
可和婉進宮之事是註定的,作為宗室女,被皇帝撫養了只有撫蒙這一個結局,但是和恪她還能想辦法,無論如何都得將小孫女留下來才行。
倘若和婉有萬分之一的可能留下來,裕貴太妃也會努力,但事實就是這樣,宗室女一旦被皇帝撫養,只有撫蒙的可能,而皇帝有親生女兒,那就代表宗室公主不可能像先帝撫養的三位宗室公主一樣留京——
總要有真正意義上撫蒙的公主。
「貴太妃不必心急,等和恪長大,這還有十來年。」
十多年的時間,這後宮肯定會添上別的公主,皇上有了別的選擇還會將和恪撫蒙?
魏紫菀並不在意禍水東引,陳貴人這事告訴她,人始終偏向自己心中私慾,她想讓自己女兒留下來,甚至能不折手段。
「是得慢慢來。」
裕貴太妃已經想著將小和恪經常帶去熹姐姐跟前了,熹姐姐應該不知皇帝將和靜留下來了,她將和恪帶去熹姐姐身邊培養感情,日後熹姐姐肯定捨不得小孫女。
而且經她手帶去的小公主又不是名正言順養在皇太后身邊的小公主,也就無所謂嫡女庶女之分了——
作為從潛邸時就跟皇太后感情極好的老朋友,裕貴太妃也是清楚皇太后心裡那點糾結的,無非是覺得非嫡出孫子最好別接近,為了以示正統,皇帝必然由嫡子繼位。
熹姐姐平時見到她親近福瑞福佑,心裡不知有多羨慕了,好幾次都事先準備了孩子最愛的糕點,只是都沒有告知兩個孩子,看著頗不好親近的樣子,估計在熹姐姐心中,親近一兩回福瑞福佑就算多了,再多就越矩了。
魏紫菀不知裕貴太妃心中所想,以為她是被自己說動了,便悠悠地晃著小孩的小床,她一生有兩子兩女,唯一一個養子,不是親生,勝似親生,她只願她的四個孩子一輩子平平安安,喜樂無憂。
別人的子嗣與她何關。
想到陳貴人有了五公主後,費心費力帶著五公主在她面前培養感情,她連自己的女兒都可能護不住,她怎麼可能還為五公主做打算,只能儘可能忽視陳貴人了。
……
魏紫菀出來時只帶了和靜,和恪還在睡覺,裕貴太妃說等孩子醒了再送回儲秀宮。
卻不想等魏紫菀一走,裕貴太妃便帶著熟睡的小孫女找上皇太后了,美其名曰聊聊一些潛邸舊事、潛邸舊人。
但聊天過程中,裕貴太妃總是忍不住瞟兩眼小孫女,給她蓋上被子,寵溺道:「熹姐姐,您瞧妹妹這腦子,總是忘了小孩容易翻身。」
和恪完全隨了額娘的好容貌,小小年紀小臉渾圓可愛,是長輩眼中最有福氣的小胖臉,白白嫩嫩,不光招裕貴太妃喜歡,也招皇太后喜歡。
皇太后多看了和恪兩眼,心裡想到,和恪還是她嫡親孫女,怎麼光跟裕妹妹親近了。
只是和恪到底是庶出,皇后的嫡子也大了,她不宜親近和恪,令貴妃有兩子,皇帝本就寵愛貴妃,再加上宮中太后的看重,只會放縱令貴妃的野心。
想罷,皇太后始終沒親自抱一抱和恪。
裕貴太妃並不心急,她看到熹姐姐面上有所動,那就夠了,有一就有二,早晚熹姐姐會心甘情願將和恪抱到身邊養的。
魏紫菀回了儲秀宮後又隱約聽到院外傳來孩童嬉笑聲。
關嬤嬤忿忿不平:「娘娘,陳貴人近些日子越發放肆了。」
「放肆些無礙,」魏紫菀本就不在意,陳貴人決定要撫養五公主的那一刻,就註定跟她談不來了,她不可能會縱容一個生母有害人之心的公主得寵,而陳貴人跟五公主是同一條繩上的螞蚱,她必然要冷落陳貴人的。
也虧陳貴人沒有害人之心,早些年還對她忠心耿耿,不然她連陳貴人也留不得。
「讓陳貴人回屋吧。」
「是。」子衿點頭,對上陳貴人時少了從前的看重,「陳貴人,娘娘乏了,您帶五公主回去罷。」
「是。」陳貴人眼裡閃過失望,心裡嘆了口氣,帶著五公主回屋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50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