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假如克蘇魯小說都是紀實文學 书架
设置 书页
A-24A+
默认
第65頁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
大家一愣,然後一起看洛書。

洛書:??

這好像是一個該由她來回答的問題,但她其實也不能確定:「我覺得……大概不在乎吧。」

畢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,神需要依靠人類才能生存。

但洛書接著又想起了那隻虛空中的巨大沙漏,隨著她的不斷行動增長的「經驗值」:「可是,神的影響力,好像與祈禱有關。」

安寧教授雙手在面前交叉,顯示出對這個問題的鄭重:「怎麼說?」

「人越是向神祈禱,神的影響力就越大。」洛書:「我說不清其中的機制,但應該不是神本身的權柄發生了變化。」

程玖:「錨點?」

「類似錨點,」洛書:「比如我們切入歷史,需要有人發生祈禱,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。」

所以她才到處投放符文,讓人無意間祈禱——有點子坑蒙拐騙的嫌疑。

如果這個符文像鈔票上的水印一樣無處不在,或者人人都是每天做禮拜的那種虔誠信徒,那麼她的權力就極其膨脹,可以替代每一個人的自由意志,改變每一個人的行為,在人類社會翻雲覆雨,不在話下。

而反過來,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人使用「河圖洛書」當做計算器,甚至,如果這個符文從來就沒有被人畫出來過,那麼洛書縱然手握篡改歷史的權柄,也沒有進入歷史的落腳點,難為無米之炊。

至於神在乎嗎?

洛書無法同神的意志交流,甚至不知道神是否存在類似人的自由意志,當然也無從得知神的想法。

神或許不在乎,但人一定在乎。

每一個教派的信徒,無疑都希望己方崇拜的邪神,影響力能壓倒異教——從這個意義上說,神戰的背後,依然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。

神是人類的旗幟與武器。誰回應信徒,便信仰誰;誰的權柄更能讓對手一擊斃命,便向誰祈禱。

所以連山問題委員會,或者說華夏的敵人,也並不是神本身,而是舉起旗幟的人。這場戰爭並不需要屠神——那可能還不是人類現階段能做到的事情。

除了跟神有關的部分,後面的章程就不是學生們能夠參與的了,所以洛書一下子從主角變成了吃瓜群眾,坐看連山問題委員會那邊一條接一條地刷新。

有原本就已經在進行的:

嚴查邪教,不限於真理教,也不限於華夏境內,以祈禱符文為主要排查目標;

排查康寧精神病院病患在入院之前的生命軌跡,是否有邪教介入的痕跡;

全面清洗網際網路,出現任何代表神名的符文,立刻刪除或替換,並重點監控傳播者……

還有根據這次的重要情報,部分邪教活動會轉入混沌進行,所做的調整:

原本主要依託監控網絡的線下排查並不可信,需調用隱器識別混沌陰影;本來在白名單中的集會需要二次檢查等等……

而吃瓜群眾們對連山學的熱情,可以說是一柄雙刃劍:

一方面,「真人跑團活動」瞄上了那些存在怪異傳聞的地方,而這些地方總不能都是空穴來風,多少有那麼一兩個是真的有點問題,說不得就跟邪教活動有關,於是便被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暴露出來。

但另一方面,大量線下跑團活動為了追求氛圍,神秘程度和儀式感跟邪教集會也有的一拼,於是在邪教嚴打中還要把這部分濃眉大眼的給排除出去……

排查需要時間,每當出現隱沒在歷史中的模糊線索,洛書就會去探查,需要人手的時候,就使用「大紙人召喚術」。

但隨著時間不斷接近9月30日,洛書卻產生了焦躁。原因是,在已經做了這麼多以後,當她再次前往9月30日,程玖祈禱的那個時間點,發現仍然在安寧教授的葬禮上。

9月30日凌晨,安寧教授前往圖書館,後疑似遭遇蠕行陰影襲擊而殉職。

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
首页 书架 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