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下,不僅是菱縣少了一堆混混,還極大的提高了縣城治安,畢竟新出道的小混混也不敢惹他們,而這些兄弟的家人,對王浩都是感恩戴德,本以為自家孩子這輩子沒救了,哪成想不止走上了正途,還有了一個固定的工作,這哪家不高興啊!
在這幾個月,王浩可沒有閒著,他讓張大龍擔起了包工頭的責任,公司的一切都由張小虎管著,算是總經理吧!李媛則掌管著所有財務。
而他自己則看準地方買了幾塊地皮,還從銀行貸款了大頭,正好三姐在銀行上班,熟人還有點優惠呢!
現在正是銀行到處求貸款的時候,這個時期,人們的觀念還沒轉變過來,市區還好點,可縣城裡的人們都不喜歡借錢,總認為貸款就是欠了銀行的錢,整個人都不舒服,而經常在外面做生意的倒是能理解,可這樣的人又有幾個。
王雁看著小弟一下子貸了這麼多,總感覺心驚膽戰的,見王浩勸也不聽,就打電話告訴了兩個姐姐,弄得在家裡悠閒的王浩,瞬間迎來了連番的討伐,說以前大姐夫魏大洪就是例子。
原來以前大姐夫好好的公務員不當,跟著前二姐夫去投資,還集資了一大筆錢,結果虧了,現在回來,怕那些人討債,把婚都離了,資產也全部轉給了大姐,現在的工資除了保證吃喝,都用來還債,還好大姐沒有趕大姐夫出門,兩人還「非法同居」著。
二姐之所以離婚,也是因為前二姐夫想去做生意,還以二姐為擔保,向銀行貸了五萬塊錢,卻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了眼,在外面找小三,結果不僅全賠了,還把忽悠過去的大姐夫,一起拉下了水。
離婚時雖然協議上,債務是一人一半,可現在只有二姐一人在苦苦支撐,幸好二姐工作不錯,又有三姐在銀行轉圜,每月工資還一半後,還能剩下不少,母女倆也勉強夠用,就是不知道這種日子還要過多久。
所以幾個姐姐都認為貸款太冒險,應該安安穩穩找個工作才是,可說歸說,款已經貸了,能怎麼辦呢?
其實這些王浩都能理解,也明白幾個姐姐的好意,所以他只是「嗯嗯」的先糊弄過去,等以後賺了錢,她們自然就會明白了。
第230章 九十年代-7
而剩下的兩個姐夫倒是蠻理解的,畢竟男人的想法和女人不同,特別是三姐夫劉國綱,他是生意人,也是做建築材料這一塊的。
雖然很驚訝小舅子一下就拉扯起這麼大的盤子,可「菱安建築」實實在在照顧了他很多生意,也明白如今的小舅子,已經今非昔比,不止商場上,就連縣政府都很重視,畢竟是本地產業,一定要全力支持。
劉國綱不止一次的跟王雁說:「你弟弟能開的起那麼大的公司,肯定有自己的想法,你別動不動就干涉,這樣很惹人煩的。」
可王雁卻反駁道:「他是我小弟,我們不管誰管,爸媽走了,我們幾個做姐姐的,就得看好小弟,不能讓他走歪路……」
一句話招來了一連串的回應,其實王雁就是管的太多,她不理解做生意,為什麼虧錢也要做,一天到晚叨叨叨,煩的劉國綱都不怎麼願意待在家裡。
可這也是小縣城普遍老百姓的心理,總認為做生意不是正途,還是要有個安穩工作才是正經,現在見自家弟弟也走上「歧途」,自然是要關心的。
「貸款事件」不止惹來了王家幾位姐姐,就連李家也知道了,說真的,李家三姐弟里,李媛算是嫁的最好的,一相親就和王浩相中了,男方家裡條件不錯,唯一的缺憾就是男人本身不上進。
而她雙胞胎姐姐李㐾則嫁給了同村的李文泊,李文泊還算爭氣,師範大學畢業後,就當了老師,現在兩口子也住在縣裡。
至於家中的獨苗李實,娶了鄰村的蔡荷花,和普遍農村婦女一樣,有些小精明,但心地不壞,只是家裡經濟不寬裕,喜歡斤斤計較。
自從李媛嫁到城裡後,通過王浩和張大龍的關係,拿下了菜市場的一個攤位,又租了一間房,老兩口在村里種菜,他倆在城裡賣菜,日子過得也越來越好。
現在聽到王浩借了這麼大一筆錢,老兩口坐不住了,不僅兩人進了城,還把李媛和李㐾喊到租房來。
李家幾人坐在不大的房子裡,李母看著李媛道:「小媛啊,這可不是開玩笑啊,借了這麼多錢,若是虧了,你們賣身都還不起呀~」
「是啊是啊,二姐夫可真是大膽,這些錢夠我們吃幾輩子了吧…」蔡荷花也在一旁起鬨道。
李父則敲敲煙杆,皺著眉頭說:「媛丫頭,女婿到底咋想的?以前人雖然混,但對你還是不錯的,我們也就不說什麼,可現在卻向銀行借錢,那是國家的錢,有那麼容易拿的嗎?」
「不是拿,是借……」李媛笑著糾正道。
「對,是借,這借…不得給利息呀,你說說,萬一將來有個好歹,那你豈不是要背上天價債務~」李父唬著臉繼續道。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50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