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其次,誰敢肯定,天上的十個太陽都是時間亂流造成的幻影?」
「無限主神向來不擇手段,難道混沌的前車之鑑還不夠我們警醒的嗎?」
這番話如撥雲見日,讓在場眾人豁然開朗。
「你是說,天上的十個太陽當中,有一個是真正的金烏!」鹿仙女與陶唐當了多年的夫妻,亦是他的左臂右膀,最清楚他的心思。
堯帝有氣無力地點了一下頭,雖然身體虛弱,眸光卻很是清明:「不錯,出現這種情況,金烏肯定遭到了無限主神的殘害,眼下恐怕也是身不由己啊。」
「可惡!」燭龍忍不住猛捶大腿,要不是怕堯帝的屋子不夠結實,他現在捶的就是牆面了。
憤怒和無奈的情緒在他臉上交織,紅髮神靈咬牙切齒:「無限主神真是喪盡天良,罔顧蒼生!那個世界居然會尊這種殘忍無道的存在為神?」
在人族的觀念里,燭龍是善神,祂的言行舉止都符合人族對道德仁義的界定。
燭龍心裡跟明鏡似的,人族對神靈,更準確地說是惡神的抗爭從未停止。
今日你對人族展示善意和恩惠,人族便把你高高供奉起來,明日你若為了一己私慾殘害人族,人族把你從神壇上踹下來時也不會有絲毫猶豫。
說不定還會附贈一套毫不留情的亂拳暴打。
這個時代的人族尚未探索出安全完備的修行體系,但誤打誤撞入道的人也不在少數,譬如箭術無雙的羿。
傳說他五歲便被父母拋棄,自小在山裡長大,向猛獸學藝,練就了一身怪力。
人與神之間談不上什麼不忠或者是無情,盲目信奉神靈的部落早就消失了,留下來的都是人族領袖率領的部族。
這些人對神靈的態度現實且理性,他們知道神並非無所不能,也會犯錯,會被蒙蔽,因此能保護人族的只有人族自己。
在堯帝的部落里,即使鹿仙女是姑射山的女神,即使她是堯帝的結髮妻子,發號施令時也越不過堯帝去。
於是鹿仙女用商量的語氣問堯帝說:「此事宜早不宜遲,要不這樣吧,我留在這裡等西王母,你看能否拜託燭龍去大荒一趟,將羿請過來?」
雖然燭龍與鹿仙女有著深厚的友誼,但在面對禍及整個山海界的災難時,他們的私交就必須放在次要的位置。
這是一件涉及幾大勢力之間的公事,燭龍作為鐘山萬民的守護神,他的行動不僅僅代表個人,也代表著他守護的部族和人民的意志。在這種大是大非面前,必須要有適當的禮儀和程序。
因此,要請燭龍出馬,最好是由人族的領袖,也就是堯帝親自開口。堯帝作為人族的最高統治者,他的權威和人族的意願不可忽視。只有如此,才能顯示出人族對燭龍的尊敬和對這次行動的重視。
於是堯帝在鹿仙女的攙扶下緩緩坐直了身子,面對著燭龍,聲音沉穩而真誠:「燭龍閣下,山海界正面臨著十日凌空的浩劫,此等危機前所未有,可以說不亞於天魔初次降臨此間。而現在,我們需要你的幫助。」
堯帝的遣詞造句非常官方,但在秦琢聽來,其直白程度可謂極矣,遠遠沒有達到後世那般曲折複雜、需聽者費盡心思去揣摩的程度。
這就是民風純補的上古時代啊!
堯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,但他的目光果決,語氣堅定地繼續說道:「我懇請你,立刻動身前往大荒,親自邀請羿助襄助我等。若有可能,請你求見帝俊大神,當面詢問他,金烏是否還能繼續照耀這片大地。」
燭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,將先前那副輕鬆甚至輕佻的神態收斂殆盡,取而代之的是鄭重和肅穆。
祂認真地點了點頭:「這亦是我的責任,我絕不推諉。」
堯帝向燭龍致謝,又將目光投向了靜靜站在一邊的秦琢:「至於琢……」
「不如和我一起去大荒吧。」燭龍對秦琢很有好感,覺得這人實在對祂胃口。
「不行!」堯帝和鹿仙女異口同聲。
鹿仙女察覺到自己的反應太激烈了,連忙找補:「這一路不知幾多磨難,琢的能力至關重要,我們不能讓他冒這樣的風險,還是留在這裡更加安全。」
秦琢也道:「我先把射日要用的箭矢備齊,再想想如何應對陶唐提出的兩個問題,你獨自上路,也可快去快回。」
「放心,保證把羿給你們帶回來!」燭龍信心滿滿,振奮精神,瀟灑地揮手出了門,化作燭龍真身,眨眼間消失在了原野盡頭。
秦琢目送著燭龍離開,心裡還在思索堯帝指出的問題。
第一個很好解決,西王母有能力庇護一個部落,在十日之下護住一個人想來也並非難事。
至於第二個……
后羿射日的故事裡,后羿只射下了九個太陽,也就是說十日當中確實有一個是真正的、屬於現在的金烏。
那麼該如何辨認出他呢?
太陽、太陽……
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,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,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,将在第一时间删除!
Copyright 202450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